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13日报道:“学员们,现在我们已经在食管壁上成功开辟了一条世界上最小‘隧道’。接下来……”屏幕上播放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平红主任正在进行的一项手术实况——经内镜下肌切开术。这项技术是中山内镜在国内最早开展的创新技术之一,目前其手术量位居世界首位。在示教室里,来自13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市、区级医院的共计30名学员聚集一堂,参加此次第十九届“中山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学员们身临其境地观察手术细节,学习操作技巧。今年,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智能化转播系统使手术室与教学区实现了实时互动,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
记者今天采访获悉,作为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山内镜中心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致力于打造全国内镜医疗的枢纽。在医疗与科研并驾齐驱的同时,专注于培养我国消化内镜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理论授课+手术观摩”等创新教学模式,直观生动地向学员传授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至今已累计培养了1500余名专业医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内镜中心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发展,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并改善患者体验,中山医院为内镜中心提供了全新的空间和平台,于今年7月将其迁址至枫林路160号,并全面升级了环境设施、服务流程及便民措施。经过近四个月的试运营,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新址现已全面启用。
据周平红介绍,新中心从多个维度提升了诊疗体验:诊疗室增设至40余间,配备2个日间病房共92张床位,年诊疗能力提升至18万例,包括超过2万例治疗性内镜手术。设立智能化预约系统和自助服务,构建从预约-诊疗-报告打印的智慧医疗全流程。明亮宽敞的候诊区、注重隐私保护的独立检查区以及术后苏醒区,为患者提供了安静、有序、舒心的就诊体验。此外,患者预约后的平均等待时间已显著缩减,如预约普通胃镜检查,可轻松实现“当日预约、次日即检”的高效体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表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全面升级,旨在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学科领先地位,通过技术革新和服务优化,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体验,同时也为内镜中心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要创新,又要质优,不单单是打通临床与科研、产业界之间的壁垒,更重要的是让疗效提升,让患者满意。”周平红主任表示。
自1993年设立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历经三十余载的发展,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该中心在国内外率先实施了多项前沿内镜诊疗技术,并创造了众多“全国首例”和“世界首创”。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中山医院着眼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室。目前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已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同道前来学习内镜诊疗的新技术,其先进成果已推广至全球400多家医疗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指出,在医院创新文化的滋养下,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不断探索诊疗难题,激发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临床医疗流程的优化,还推动了个性化与精准医疗的发展,为提升患者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