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5月10日报道:本周,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正式投入试运营,该项目是松江区唯一的危废焚烧处置设施,也是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能级再提升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50.5亩,处置规模为4万吨/年,分两期建设。2023年2月,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2万吨/年,2024年4月顺利取得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危废经营许可证。
立足松江??服务全市
近年来,松江区加快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以及“6+X”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科创企业落户松江,随之而来的是区内工业危废处置需求凸显。据了解,目前松江区工业企业焚烧类危废产生量每年超过两万吨,全部跨区或跨省处置,区内处置能力不足。
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旨在补齐松江区内危废处置短板,兼顾服务周边地区。该项目列入上海市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松江区重大工程,也是全市危废处置能力规划的重要落地设施。该项目投运后,日处理能力65吨,基本满足当前区内处置需求,补齐了松江区工业危废处置缺口,提升该区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和水平,为解决松江新城“十四五”战略发展需求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从长远发展考量,为进一步保障松江及周边经济发展工业固废处置需求,该项目预留了一条焚烧生产线,在保障区内危废托底功能的同时,辐射周边,服务全市,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领先??工艺提升
作为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方,上海城投所属上海环境集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打造松江区绿色低碳环保标杆工程为目标,勇担国企使命。
该项目本着应收尽收、应处尽处的原则,为松江区提供一站式“环保管家”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托底保障。该项目危废处置品类涵盖HW02、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49(其他废物)等25大类,满足所有危废焚烧品类的处置需求。
针对不同品类、不同形态、不同包装形式的危废,该项目采用了单双螺旋衡量进料、小包装提升、液体泵送等多种组合进料方式,定制专项配伍方案,较传统、单一进料方式更为稳定。
该项目采用“回转窑+二燃室”的焚烧组合工艺,二燃室还采用了全新的变径设计,充分利用高温热处理方式,可实现处理无害化和减量化,确保烟气在高温段有充分的停留时间,使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充分分解。在烟气处理方面,在传统干法+湿法脱酸工艺基础上,增加二级湿法、增设SNCR脱硝系统,低成本提升烟气脱酸效果。增设活性炭固定床及消白装置,高效去除重金属和二噁英,消除视觉污染,最终实现烟气超低排放。
该项目在推进减污降碳、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也展现专业性和影响力。项目采用了余热发电系统,年发电量729万千瓦时;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34万千瓦时,平均减少碳排放量3200吨/年。此外,项目还运用太阳能路灯和厂内电动物流运输系统替代传统模式,进一步体现低碳环保理念。
示范引领??六废共治
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是上海环境集团倾力打造的集处置与循环利用、核心技术研发、环保人才培养、科普宣传展示、环境友好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一流现代化综合园区。该园区此前主要聚焦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服务,主要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530吨/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1800吨/日)、污泥干化处理厂(240吨/日)。
上海天马固体废物处置项目的建成,增加了园区工业固废处置能力,从而把该园区提升成为固体废物处置综合产业园区。据了解,该项目将融入园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与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建筑垃圾资源化、湿垃圾资源化等设施协同共享、数智互联,在全国领先一步,探索“大固废”处置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的智慧化管理,进一步激发无废园区的示范效应,打造形成具有上海环境特色的低碳环保产业园,打通固废处理处置循环再生闭环“最后一公里”。
未来,上海环境致力于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集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导向,把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打造成为以松江区和青浦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湿垃圾、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废、危废等六废共治为基础的综合示范引领型“无废园区”。通过强化机制创新,探索政策试点,打通城市固废处理处置循环再生的闭环经济模式,进一步推动低碳、零碳示范创建工作,形成具有上海环境特色的低碳环保产业园,以及服务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固废处置示范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